法治经纬版推出系列调查报道
“点这,和我一起探寻真相!”、“2023超解压小游戏,不用下载就能玩!”等标语在社交平台、短视频平台上频繁出现,这些“无需下载,轻松可玩”的小游戏吸引了大量玩家的目光,尤其是低龄儿童。近日,多位家长向《法治日报》记者反映,他们的孩子沉迷于这些无需下载、即点即玩的游戏,甚至偷玩游戏、藏匿手机,令家长们深感苦恼。
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实地调研发现,农村地区的低龄儿童操作手机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,甚至有的中小学生玩游戏到凌晨。每天投入超过两小时在手机游戏上的学生比例颇高。这些游戏通过简单的操作和奖励机制,容易让儿童沉迷其中。
受访专家提出,小程序游戏通常利用色彩艳丽的卡通人物、夸张标题以及简单的奖罚机制吸引低龄儿童。他们建议将这些游戏纳入现有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,并加强技术监管,提升社交网络平台运营商的责任感,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加健康、安全的网络环境。
低龄儿童沉迷网游
王月(化名)是山东枣庄的一位家长,她发现自家儿子曾沉迷于网络游戏,后来虽不再通过App玩游戏,却沉迷于无需下载、点开即玩的小程序游戏,这让王月感到无奈。这些游戏往往色彩鲜艳、标题夸张,无需实名认证,孩子可以随时随地玩。
除了无需实名认证,这些小程序游戏通常没有游戏时间限制,通过广告盈利,并设置各种奖励措施来增加用户黏性。记者体验了多款这类小游戏,发现它们普遍存在这些问题,而且存在“广告套广告”现象,容易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更多的游戏。
专家看法
对于这类小程序游戏未设置“青少年模式”的现象,专家表示,它们通常嵌套于社交平台、短视频平台,因此系统难以有效判定使用者的年龄。专家建议将这些游戏纳入现有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,加强技术监管,并要求平台在确认用户为青少年后,启动防沉迷系统。
专家强调,家长、网络平台、游戏运营商等各方应共同努力,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、健康的网络环境。家长应提高网络认知,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;网络平台应建立健全防沉迷系统,避免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;游戏运营商应确保游戏内容健康、适宜,并对可能导致沉迷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和解决。
结语
在当今社会,网络游戏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一部分,尤其对于低龄儿童来说,它们可能成为娱乐和放松的方式。然而,我们也必须认识到,这些游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尤其是当它们被低龄儿童过度使用时。因此,我们应共同努力,通过法律、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,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、安全的网络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