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家门口出发,步行一刻钟,百姓的生活品质得以改善,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增强。“一刻钟”成为了美好生活的新标注。
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,实现“小修小补”便利化,是商洛市近年来努力的方向。11月13日,商洛市政协围绕这一议题召开座谈会,各界建言献策。
商洛市已建成商业聚集式便民生活圈3个、街坊式便民生活圈8个,建设便民商业网点1425个,满足了居民日常消费便利化的需求。
尽管成效显著,但商洛市商务局副局长余敏荣表示,在商业业态品质、功能布局优化、社区自治管理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,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加强顶层设计,制定配套政策
调研组建议,抓好顶层设计和市级层面宏观配套政策制定,科学编制总体方案、布局方案和规划导则,合理优化网点布局。耿华委员提议,对生活圈内的微利企业给予房租优惠或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,为便民圈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。
在服务“一老一小”上继续下功夫
刘艳副主委强调,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,特别是在服务“一老一小”方面需持续努力,让便民生活圈成为“一老一小”的“幸福圈”。
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配套设施建设
对于老旧小区,调研组建议统筹相邻或相近的几个小区,形成业态集群,以满足居民需求。田亚民副处长提出,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合理配齐各类业态。
建立多方共商共管机制
刘丹委员建议,加强社区自治管理,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,实现服务规范、商户共赢、居民满意的良性循环。
科技赋能,提升生活品质
杨玲副主席建议,利用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,建设智慧社区信息系统,提高生活圈智能化管理水平。
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