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第 3789 期
作者 |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
网红小吃 越来越贵
当走在当地热门小吃街,熙熙攘攘的人潮中,安安和她的朋友们努力挤向小红书上热门打卡攻略推荐的奶茶店,眼前的价目表却让她们犹豫不决。
小程序显示还需等待半小时,再加上那是否要额外花费30元购买印有旅游城市名的杯子?大多数打卡笔记都离不开这个杯子,要是买的话,这一杯奶茶的花销就直接飙升到50元。
然而,这不仅仅是这一家店的问题,小吃街上几乎每家“网红”小吃都有着相似的情况:价格普遍偏高,且不论排队时间长短,买杯奶茶的同时似乎总需要搭配点什么。
网红小吃似乎成了全国统一的产品,在场景迭代、分量加码、营销发力的多重努力下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
从什么时候开始,网红小吃变得越来越贵,其实不难找出答案。这些小吃在“涨价”的道路上狂飙时,也进化出了一些似乎配得起身份的特点:
- 场景迭代升级:从流动地摊,到餐饮店引流附加产品,再到专门店、集合店
- 分量不断加码:本体增量+不断堆料,超越“零食”分量以提高身价
- 营销持续发力:紧跟潮流前线,主动追踪热点,持续复制
而现在,网红小吃开始独当一面,有越来越多新的小吃品类入驻商场,开出专门店、集合店。这些小吃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,更是为了提升价格。
小吃街就像一个8G冲浪的野路子营销好手,当一个网红小吃符号被验证为具备流量后,就开始疯狂复制,无孔不入地安插它的多元版本。这样的营销方式虽然能够让人印象深刻,但真正能够赢得消费者心的,恐怕还是那些真正有特色、有底蕴的小吃。
然而,对于消费者来说,网红小吃似乎已经变成了“正餐外”的代名词,其价格的提高和缺乏特色,使得消费者对其性价比产生了疑问。除了节假日人潮的短暂繁荣,平日里这些小吃该如何吸引顾客?
曾经有一位做小吃的老板在评论区中留下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:“我就是成都网红街卖小吃的,卖苕皮豆干、五花肉、锅巴土豆、冰粉,基本上你能想象到的小吃品类我们都卖……这条街上的很多小吃品类,不出两个月就换了,有的甚至一个星期就能更新替换一次。什么火就做什么。”
现在的网红小吃起步门槛低、技术含量低,很多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的,模仿小红书上教程做的。这些产品生命力不长久,更没有底蕴,甚至就连宣传图也是小红书下载下来的。所以说做小吃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赚钱,也遵循二八定律。能赚钱的始终只有少数人。”
经历了场景、营销、造型的各项突破后,网红小吃似乎只剩下在价格上寻求变量的这一条路。加价、跟随着旅游潮汐起落,然后做成一次性生意。这样的生意在“质价比”时代还能走多久,对于已经对营销套路疲倦的消费者还会买多久的账,网红小吃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。
小结
当回头再看2023年的网红小吃们,会发现在讲究“质价比”、“性价比”的今天,像是去年爆红的竹筒奶茶、包括刚火了没几天的罐罐烤奶,即使是在春节人流高峰时期,生意也依旧惨淡。
核心原因在于大家对于“网红”这个词语的观念在转变。在整个消费降级的背景下,理性、务实的消费理念充斥餐饮赛道,传统网红小吃的价格一涨再涨,相对来说会受到更大的阻力,再加上产品创新力不足,导致网红小吃很难跑出来。
然而,我们也观察到部分具有生命力、创新力和差异化的小吃品类伴随着专门店开出,不断崛起。但更多的网红小吃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其底层逻辑,反而用了更大的门店,更多的人力,更高的价格来进行包装。
在经历了多重突破后,网红小吃似乎只剩下在价格上寻求变量的这一条路能走。这样的加价生意在“质价比”时代还能走多久,对于已经对营销套路疲倦的消费者还会买多久的账,网红小吃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