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写后的文章:
文 | 惊蛰研究所,作者 | 小冬
一夜之间,网络上的“商战”硝烟再次弥漫。
11月25日,网易云音乐在官方微博发布长图,指控QQ音乐“抄袭”其产品创意,此事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。
尽管QQ音乐未直接回应,同属腾讯音乐娱乐集团(TME)旗下的酷狗音乐却通过微博“迎战”,展示了其2023年10月就推出的DIY播放器背景功能,并展开了相关的DIY大赛,显然在时间上早于网易云音乐。
然而,这场“抄袭”之争并未得到多数网友的持续关注,反而他们更关心的是,这两大平台的冲突是否能带来付费会员价格的下降。
遗憾的是,网友所期待的降价和公开争执并未到来。网易云音乐在评论区留言中的“怨气”似乎暂时平息了这场冲突,但字里行间仍流露出对QQ音乐“不正当竞争”的抱怨。
这场争执,不禁让人好奇,在竞争激烈的在线音乐市场,为何两大巨头会公开爆发这样的冲突?
版权之战,恩怨的起点
回溯到在线音乐市场的恩怨,我们可以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开始。
随着4G网络的商用,移动网民数量激增,智能手机成为新宠。在这一年,网易云音乐APP正式上线,开始了对2005年就已创立的QQ音乐的挑战。
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改变了网民的使用习惯,APP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战场。而网易云音乐,也在这股浪潮中迅速崛起。
2014年,网易云音乐上线仅数月,用户数便突破2000万,随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,于2015年突破1亿。在随后的时间里,其用户数再次翻倍,达到2亿。
然而,随着网易云音乐的崛起,QQ音乐也不甘示弱,迅速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命脉——音乐版权。
2014年,QQ音乐与多家唱片公司达成合作,几乎囊括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。腾讯随后又陆续签下了多家知名音乐公司,构建了自己的版权帝国。
面对后来者网易云音乐,QQ音乐早早便展开了反击。
在版权纷争中,腾讯音乐不仅起诉网易云音乐侵权,还曾一度封锁了网易云音乐在微信上的分享功能。网易云音乐对此曾表示不满,暗示腾讯缺乏开放的互联网精神,言辞中隐含了阴阳的意味。
在线音乐平台之间的版权之战,不仅引起了行业内的强烈不满,也吸引了监管部门的注意。
2015年,国家版权局发布“最严版权令”,要求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。这一措施暂时平息了版权混战。
随后,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了版权合作,但版权之战并未完全平息。直到2018年,在国家版权局的推动下,两家才进行了版权互授。2021年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责令腾讯音乐解除独家版权协议。
尽管版权之争暂告一段落,但两大平台之间的竞争已悄然升级。
后版权时代,在线音乐如何竞争?
在网易云音乐公开指责QQ音乐“抄袭”之前,其实早已多次发表过类似的言论。
2021年,网易云音乐指控酷狗音乐抄袭其“一起听”功能,并列举了多处相似之处。而酷狗音乐则迅速回应,晒出多项专利申请文件,证明其功能的原创性。
此后,网易云音乐再次起诉腾讯音乐娱乐集团,指责其侵权行为。从中我们不难发现,随着版权之争的平息,网易云音乐与QQ音乐的矛盾焦点已逐渐转移至产品本身。
实际上,网易云音乐之所以多次公开指责对方“抄袭”,是因为产品创新已成为其核心的竞争手段。
网易云音乐注重个体对音乐偏好的差异,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社交需求。它借助定制化歌单、用户评论、年度歌单等特色功能,以及明星运营等手段,成功打造出了独特的音乐社区氛围。
一位网易云音乐10年用户、QQ音乐超级会员小Y表示:“QQ音乐更像是一个大而全的曲库,网易云音乐则更像一列火车,带你到不同的站点,每次都有新的体验。”
另一位音乐爱好者小明则表示,QQ音乐更倾向于大众用户,而网易云音乐更注重小众用户或精准用户,并提供了不同的个性化推荐模式。
数据显示,网易云音乐的付费率近年来正逐步上升,显示出其对重度用户的吸引力。但即便如此,网易云音乐仍面临来自整个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强大竞争。
腾讯音乐不仅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,而且通过社交渠道的融合、K歌功能的引入,乃至与直播和游戏的结合,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音乐娱乐体验。
此外,随着音乐消费方式的多样化,单纯的在线音乐平台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。短视频和社交平台成为新的热门渠道,为音乐提供了更多的传播和消费机会。
因此,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,尽管产品创新是核心,但仅仅依靠产品创新可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。它必须寻找新的策略,与更多场景融合,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体验。
或许,网易云音乐所面临的,不仅是一场关于“抄袭”的争执,更是关于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音乐市场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