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今天的心情糟糕透顶了”
“我感觉非常对不住这些患者”
“无论如何都该做二期手术了,否则风险会增加。”
2022年1月13日,西安市卫健委发布一则停业整顿3个月的通告,原因是疫情中的事故。这导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院长郭树忠教授非常焦虑,他通过个人账号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无法手术的复杂心情。
郭树忠教授,1962年出生于甘肃兰州,是一位在耳再造领域有卓越贡献的专家。他是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同时也是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和中华整形外科学会前任主任委员。他现任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整形医院院长,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兼职教授。
在微博中,他表达了对117位已经埋入皮肤扩张器的患者的担忧,他们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,俗称“小耳症”。这些孩子头部的一侧鼓着包块,发红,管道穿过皮肤,盘绕在一旁。接到停业消息时,这些孩子已经到了需要做二期手术的时间。微博发出后,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评论。
2022年1月14日,郭树忠教授发微博的第二天,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到西安卫健委通知,允许他为117个已埋入皮肤扩张器的患者做二期手术。郭树忠教授对此表示感激,并强调医院应始终坚持“生命至上”的原则。
01
“种”下一个耳朵
小耳症患者无法像常人一样将口罩挂在自己的双耳上,这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。耳朵是不可再生的器官,需要人工再造。在郭树忠教授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,为小耳症患者再造耳朵占了很大一部分。
郭树忠教授最初获得独立完成耳再造手术的机会,源于一次意外。他曾在西京医院工作时,为一位小耳畸形患者成功雕刻了软骨支架。这次经验使他开始独立主持耳再造手术,并持续刻苦钻研。
中国耳再造手术经历了直埋、半包、全包的过程,郭树忠教授将皮肤扩张技术引入耳再造领域,使得手术从三期简化为两期。他使用的扩张器比较大,能够完整覆盖耳朵前后,并减少了手术代价。
一期手术是在耳后乳突区埋置扩张器,扩张皮肤,为后续覆盖“新耳朵”。二期手术则是取出扩张器,进行自体肋软骨的雕刻和移植。郭树忠教授表示,二期手术与一期之间的时间不宜太久,因为患者体表有开放性创口,感染的风险会逐日增加。
郭树忠教授在微博上表示,他无法为这些患者手术,让他感到内心十分煎熬。
02
拿手术刀的艺术家
耳再造手术需要精湛的整形外科技术,更重要的是雕刻耳支架要像做艺术品一样。郭树忠教授将耳朵雕刻得越来越逼真,拥有独特的形态。手术过程中,郭树忠教授会仔细观察患者完整的耳朵,然后在另一侧皮肤上画下轮廓,进行雕刻。他常常利用软骨天然的弧度,做左耳要用右侧的肋软骨。
为了精进技术,郭树忠教授曾邀请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授来给团队授课,让学生练习雕萝卜、芥菜、羊和猪的排骨,他也去美院刻木头、捏陶土。
耳朵是人体表面最为复杂的三维器官,拥有三层结构,数十处细微凹凸结构,耳再造手术必须精确重建这些细微结构。郭树忠教授一年能完成600~800例耳再造手术,是全国进行这项手术最多的医者,他也被称为“拿手术刀的艺术家”。
03
修复耳朵也是修复心灵
不同于其他手术,耳再造术带给患者的不仅是外观上的改变,更是精神上的改变。郭树忠教授曾治疗过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患者,他的外号叫“托尔多”,小时候从没有因为自己没有耳朵而自卑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开始受到了没有耳朵的困扰,甚至影响了他的学业和恋爱。手术完成后,他第一次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自己露出耳朵的照片。
小耳畸形患儿的父母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排队等着郭树忠教授做手术。为了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焦虑,他举办了科普讲座和义诊。郭树忠教授表示,他希望能长久地拿起手术刀,为患者“种”耳朵,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治疗,也是心灵上的治愈。
郭树忠教授的故事告诉我们,医生的职责不仅是治病,更是为患者带去希望和重生的机会。
来源:中国残疾人杂志社(ID:zgcjrzzs)
文:刘柳
图:受访者提供
编辑:郝一铭
★转载请注明来源